壓鑄件為什么會出現縮孔現象如何解決
我們在對產品進行加工制作時經常會發現產品出現縮孔現象,其實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金屬溶體充型后由液相變為固相時必然存在的相變收縮。由于壓鑄件的凝固特點是由外向內冷卻,當鑄件壁厚較大時內部必然會產生縮孔和氣孔,因此就壓鑄件而言,尤其是就厚壓鑄件而言縮孔縮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無法解決的,壓鑄過程中的縮孔縮松問題不是壓鑄工藝本身可以完全解決的,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超越過程或者從體制外尋求解決辦法,這是什么方法?
根據產品的加工原理,產品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只能通過補縮的思路進行處理,產品在凝固過程中的相變收縮是一種自然的物理現象,壓鑄件的進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進給,一種是強制進給。要實現自然補縮,我們的鑄造工藝系統必須有實現“順序凝固”的技術措施。很多人直觀地認為鑄件的縮孔、縮松缺陷可以通過低壓鑄造方法解決,但事實并非如此,使用低壓鑄造工藝并不意味著鑄件的縮孔和氣孔缺陷可以得到解決,由于壓鑄工藝本身的特點,建立一個自然的“順序凝固”工藝是困難而復雜的。
這種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凝固時間相對較短,與普通的工藝相比短了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因此在壓鑄工藝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強制補縮措施,適合壓鑄工藝的特點,可以很好地解決壓鑄件的縮孔縮松問題,實現鑄件強制補縮有兩個層次,一是基本消除鑄件的縮孔、縮松等缺陷,二是使毛坯內部達到碎粒或鍛造組織的水平,如果要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兩個不同的層次,那么前者可以用“擠壓送料”來表達,后者可以用“鍛造送料”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