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鑄件鑄造與凝固方式
鋁鑄件是利用提前裝好壓鑄模具的壓力鑄造器械加工生產的,將加熱到熔融狀態的鋁或鋁合金澆入壓鑄機內,經壓鑄機壓鑄工藝,鑄造出模具限定的外觀和規格尺寸的鋁零部件或鋁合金零部件,這類的零部件一般 就被叫做鋁合金壓鑄件。
因為金屬鋁及鋁合金擁有不錯的流動能力和可塑造特性,且制作生產加工是在有工作壓力的壓鑄機中制作,因此鋁鑄件能夠制作出多種較復雜性的外觀,也可做出較高的精確度和光潔程度,因此極大程度上的降低了鑄件的機械加工制造量和金屬鋁或鋁合金的制作余量,不但節省了電能、金屬材質、還極大節省了工作成本費;而鋁及鋁合金擁有的導熱能力,較小的占比和高可加工水平;因此其在各個領域中受到了大面積的使用。
1、逐層凝固
純鋁或共晶成份鋁合金在凝固環節中不會有液、固共存的凝固區,故橫斷面上表層的固態和內部的液體由條分界線清晰隔開。伴隨工作溫度的降低,固態層不停增厚,液體層不停降低,一直到鋁鑄件中心位置,這類凝固形式為逐層凝固。
2、糊狀凝固
倘若鋁合金結晶溫差大,且鑄件工作溫度遍布平整,則在凝固的某一段時間內,鑄件表層并不會有固態層,而液、固共存的凝固區貫徹一整個橫斷面,類似混凝土凝固,糊狀之后凝固,叫做糊狀凝固。
3、中間凝固
絕大多數凝固處于逐層與糊狀凝固兩者之間,叫做中間凝固。通常情況下,鋁鑄件品質和凝固形式息息相關,金屬充型性能強,利于避免縮孔和縮松;糊狀凝固時是得到緊致的鋁鑄件的凝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