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件工藝技術及其機械加工問題
壓鑄件表面有一層非常致密的表面層,厚度約為0.05-0.10mm,其下為多孔的內層,為使鍍層與基體有良好的結合力,在對鋅壓鑄件進行磨、拋光時,應注意保留此表面層而不能將其拋磨掉。那對于鋁壓鑄件的表面呢?如果只是簡單的讓鋁壓鑄件的表面發銀白,只需在振動研磨時加些光亮劑就能達到效果;如果是產品的終極處理,表面達到一種耐腐蝕的防護效果,那么僅有電鍍和硫酸陽極氧化,氧化發銀白對壓鑄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鋁純度較高的鋁壓鑄件可行,如ADC5、ADC6、YL302、DM32等。
壓鑄件氣孔的方法及應用:
1、模具的澆注系統的結構、流向要合理,內澆口要厚,排氣要暢通。
2、鋁水如果使用回爐料,一定要進行除氣、除渣精煉。
3、噴涂的涂料含油量不要太多,噴涂的霧化效果要好,噴涂量不要過多,噴后要用足夠的時間用壓縮空氣吹干凈模具表面(“吹干凈”這一點非常重要)。
4、模具的溫度要適當控制,模具表面噴涂之后有170~220度為好,讓涂料水能夠充分揮發掉,又讓模具能快速冷卻鑄件。
5、噴涂壓鑄室和沖頭的沖頭油盡量是水包油劑的,讓沖頭油遇熱后能把過多的溶劑揮發掉,留下有效的潤滑劑粘附在壓射室表面;噴涂的沖頭油和噴涂料一樣霧化效果要好,讓沖頭油均勻的噴涂在壓射室表面,不要讓沖頭油堆積,防止澆注鋁水室燃燒產生大量的煙火和氣體。也一定要禁止沖頭漏水,防止噴涂模具的涂料水噴進壓射室,防止鋁水在壓射室里包卷過多的氣體。
壓鑄件工藝:
壓力鑄造是近現代金屬加工工藝中進展較快的一種少無磨削的特殊的一種鑄造辦法。它是將熔化金屬在高壓高速下充填鑄型,并在高壓下形成晶體凝結形成鑄件的過程。高壓高速是鋁壓鑄造的主要特點標志。常用的壓力為數十兆帕,補充速度約為16~80米/秒,金屬液補充生產模型型腔的時間極短,約為0.01~0.2秒。因為用這種辦法出產產品具備出產速率高,工序簡單,鑄件公差等級較高,外表光潔度好,機械強度大,可以省去數量多的機械加工工序和設施,節省原材料等長處,所以現已變成我國鑄造業中的一個關緊組成局部。壓鑄件工藝是將壓鑄機、壓鑄模和合金三大要素有機地組合而加以綜合使用的過程。而壓鑄時金屬按補充型腔的過程,是將壓力、速度、溫度以趁早間等工藝因素獲得一統的過程。同時,這些個工藝因素又互相影響,互相抑制,況且相輔相成。只有準確挑選和調試這些個因素,使之協調完全一樣,能力取得預先期待的 后結果。因為這個,在壓鑄過程中不止要看得起鑄件結構的工藝性,壓鑄模的 性,壓鑄機性能和結構良好性,壓鑄合金選用的適合性和熔煉工藝的規塑性;更應看得起壓力、溫度和時間等工藝參變量對鑄件品質的關緊效用。在壓鑄過程中應看得起對這些個參變量施行管用的扼制。
壓鑄件機械加工問題需要避免:
壓鑄件達到外觀和尺寸的標準質量,設計時,可以給出寬松和表面質量的值,其實這是一個誤差,這是從成本上看。壓鑄件的表面致密無孔,機械性能較好,機械加工可能降低性能。機械加工后表面氣孔與空氣接觸,影響鑄造件的應用。如果擔心要機械加工,那么可以提前把壓鑄件設計成便于加工和加工面積少,從而降低成本。還有選擇的加工步驟,盡量不要繁瑣, 好一步到位。加工量多,對于壓鑄件的外面層是致密,但內部剛好相反,這樣做,也是減少破壞致密層的機率。